“上下五千年”如何被科学证实?400多位学者,20年心血


“上下五千年”如何被科学证实?400多位学者,20年心血


文章图片


“上下五千年”如何被科学证实?400多位学者,20年心血


文章图片


“上下五千年”如何被科学证实?400多位学者,20年心血


文章图片


“上下五千年”如何被科学证实?400多位学者,20年心血


文章图片


“上下五千年”如何被科学证实?400多位学者,20年心血


文章图片


“上下五千年”如何被科学证实?400多位学者,20年心血


文章图片



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莫角山遗址 。 图/中新
2019年7月6日 , 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。 消息传来 , 不仅文化遗产界欢欣鼓舞 , 也让考古界的学者生出壮志已酬的感觉 。
良渚古城是一座完全依靠考古人从地底挖出来的都城遗址 , 几十年前 , 这里只是一片连绵不绝的水田和村庄 。 考古让人们知晓 , 5000年前这片土地上就是一番熙来攘往、百业繁忙的景象 。 作为新石器时代晚期一处超大型遗址 , 良渚获得全球考古界的长期关注 。 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始终围绕着它:这个已经具备王权、宗教、手工业、水利等要素的人类社会 , 是否已经跨入文明社会的门槛?
这个问题的追索 , 对中国人有一种特别的“诱惑” 。
“五千年文明史”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根深蒂固 , 我们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 , 与这个观念基础密切相关 。 可是在现代科学语境中 , 这个说法长期以来并无实证 , 仅仅作为一种信仰而代代相传 。 国际上普遍将出土了甲骨文的晚商时代认作中华文明的起点 , 距今3300年 。 考古学家王巍上世纪80年代留学日本时 , 看到这一观点盛行海外 , 深受刺激:“我们对自己祖先创造的文明究竟有多长的历史 , 竟然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证据 , 实在是汗颜!”
恰巧出现在五千年前的良渚古城 , 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迄今为止最有力的论据 。 通过一系列考古发掘和理论建设 , 中国学者达成普遍共识:良渚古城已经形成文明 。 良渚申遗成功 , 意味着在国际社会中 , 认可良渚文明的声音也已经颇为响亮 。
良渚文明的复现 , 解决了很多疑问 , 也留下了另一些问题 。 比如 , 为什么5000年前中华文明的起源不在中原 , 而在东南?良渚与同时期其他地区的聚落是什么关系?甚至文明起源究竟是一个历史学问题 , 还是一个考古学问题 , 也各有各的说法 。
更为棘手的是一个根本性的分歧:到底什么是文明?
必然的一站
世纪之交 , 中国考古学迎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良机——用实证的信史替代飘渺的传说 , 让文明史的开端不再糊里糊涂 。
中国学者们集结在一起 , 力图动用近20个学科的手段 , 寻找并说清中华文明起源、形成、发展的大脉络 。 这项行动迄今整整20年 。
故事铺垫于1996年 , 当年中国启动“夏商周断代工程” , 用科学手段为夏商周三代确定具体年份 。 虽然这是个历史和考古问题 , 但由于联合了多个自然学科 , 工程由国家科委立项 。 2000年项目结束后 , 一些学者意犹未尽 , 希望继续沿用多学科联合攻关的模式 , 研究中华文明起源这个更大的问题 。
“科技部领导一听 , 文明起源怎么研究?断代工程还能拿出个年表 , 起码可以结项 , 文明起源怎么结项?”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、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向《中国新闻周刊》回忆道 。 当时王巍是社科院考古所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 , 跟一些学者向科技部领导作了汇报 。 随后 , 他在《光明日报》发表了一篇几千字的文章 , 针对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总体思路和课题设置系统阐述了想法 , 科技部有关负责人看了 , 觉得或多或少能出些成果 , 决定支持 。

(左)辽宁朝阳市建平县牛河梁遗址出土的“玉猪龙” 。 (右)安徽含山县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龙 。 图/中新
中国社科界从未操作过如此规模的课题 , 立项、实施、验收都按照科技工程思路 。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(即“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”项目)由科技部批复立项 , 国家文物局负责组织 。 研究团队由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牵头 , 联合近70家科研院所、高校和地方考古研究机构参与 , 其中有大量自然科学领域的团队 。

推荐阅读